Alexa

環境部三大綠色基金,國發基金挹注100億!彭啓明:碳費不會變成環境部的小金庫

環境部長彭啓明上任百日 推碳費子法出爐 再祭三大資金助淨零
撰文: 陳子萱     分類:ESG快訊     圖檔來源:記者拍攝 日期:2024-08-29

「現在台灣正式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,這也是環境部成立一週年以來,很重要的里程碑!」環境部部長彭啓明上任百日,今(29)天正式公告碳費三子法,預計十月底完成程序、公告費率,明年上路。

今年環境部已四度召開碳費審議會,席間委員曾指出尚未有子法,難有討論依據。環境部預計在9月9日召開第五次碳費審議會,而今天則公告〈碳費收費辦法〉、〈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〉及〈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〉三項碳費子法,有望加速接下來的審議會拍板價格。

 

年底完成子法預告、拍板價格拚明年上路

 

據環境部規劃,目前預告碳費三子法後,將在九月、十月辦理至少十場說明會,並在今年十一至十二月開始受理企業的自主減量計畫,有利於企業在未來擁有碳費的優惠費率。

 

至於碳費實施時程,環境部預估在明(2025)年一月公告費率正式生效,2025年5月開始讓企業申報碳費,並在2026年依據申報狀況繳交碳費。

 

目前碳費將先針對2.5萬噸以上碳排大戶為徵收對象,依據盤查結果,目前碳費徵收對象總計估有500廠場,共281家公司,其中含141家上市櫃公司,並以鋼鐵業、水泥業、化材製造業為大宗。整體徵收對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約佔全國總排放量的54%。而我國碳費可以抵免歐盟將於2026年正式實施的CBAM(碳邊境調整機制)憑證。

 

 

彭啓明:碳費是減碳手段,非財政工具

 

「碳費是非常棘手的問題,」彭啓明說,這必須平衡企業、環團、民眾三方不同的考量。例如多數本土企業、傳產公司還是希望碳費越低越好,但環團來說則期盼立即與國際接軌,碳費喊到兩三千元。而從過去民調可以發現,雖然有九成民眾都關心氣候變遷問題,但同時也對於調漲水電價格有疑慮,就是擔心綠色通膨問題。

 

「不過環境部很勇敢的帶領國人,踏出這一步!」他表示,在接下環境部長一百多天,就是要趕快解決碳費未定的問題,未來則持續朝向碳交易總量管制市場的目標前進。「碳定價是一定要走的路,和國際相比,台灣的速度已經慢了、但開始做就不嫌晚。」彭啓明說。

 

彭啓明也強調,碳費主要是「減碳工具」,而非「財政收入」,「碳費是減碳手段,不是要增加國家稅收,也不會變成環境部的小金庫。」

 

至於外界的綠色通膨焦慮,彭啓明說,日前自己已經拍攝短影音不斷重申,碳費徵收對象不包括建築業、營建業,僅針對鋼筋水泥,且根據環境部與內政部的試算,碳費對整體房價的影響不到1%。「碳費對整體物價的影響是不明顯的!」他重申,環境部也特別為此設立檢舉專線,若民眾發現有人以碳費名義漲價,可致電環境部以利查清。

 

環境部攜手公私部門 祭三大資金助淨零

 

而為了支持國內淨零產業,環境部今天也宣布與國發會、金管會、創投公司的合作細節,盼藉公私資金,為企業淨零減碳挹注資金和誘因。

 

彭啓明指出,環境部向國發會爭取100億元成立「綠色成長基金」,未來將依據減碳量決定投資對象,尤其希望鼓勵推動淨零相關的新創公司,「我們要讓淨零產業發展起來。」

 

此外,環境部目前也與金管會合作推動「綠色金融創新」,爭取保險業、金融業資金,以深度節能、淨零措施、資源循環產業來作為長期投資標的,這可以加速推動「非碳費徵收對象」的減碳成效。

 

他舉例,像醫院目前不需繳碳費、卻也有很高的碳排量,若希望更換節能效率更高的設備,需要大量資金,那就可以透過創新投資來獲得資源,「環境部是站在幫助產業的立場,來找到綠色資金。」

 

而不只是政府資源,環境部更攜手民間資金,與台灣創投公會成立「台灣淨零基金」,特別希望高碳排企業一起加入,尋找國際減碳新技術。

 

彭啓明指出,三大淨零資金的使用,並不是針對、也不限縮在碳費徵收對象,所有有需求的企業或組織都能善加利用。

 

至於碳費逐步上路後,未來是否將擴及到中小企業?彭啓明則強調,中小企業目前都沒有徵收碳費的問題,「大家麥緊張!不要過度恐慌!」未來確實會慢慢擴大徵收範圍,但下一個研擬階段可能是兩到三年後,加上目前已有諸多措施協助企業減碳,外界無須過度緊張。

 

相關報導:

原來我們也有碳關稅

 

基金名稱(幣別)
一周績效(%)